内容摘要:第十三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作品展注重用实验视角捕捉当代问题,许多作品不论从视觉形态还是主题内容都有强烈的时代特征,对传统材料和工艺进行现代转换,并对传统文化进行释读和运用,同时利用实验艺术手法进行主题性创作。另外,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巨大的展场空间也为作品与观众的互动提供了条件。
关键词:全国美展 实验艺术
2019年10月10日,“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览实验艺术作品展”在河北廊坊丝绸之路国际文化交流中心开幕。2014年,第十二届全国美展实验艺术首次作为独立展区,初步反映了中国实验艺术的创作生态。时隔5年的第十三届全国美术作品展共收到全国投稿八百余件,经过严格规范评审,共计114件作品进入复评,最后遴选出81件入选作品,其中进京(展览)作品5件。整体来看,本届实验艺术展的展品类型包括装置、雕塑、绘画、摄影、影像、科技艺术等,题材涵盖范围广泛,关注社会现实,并注重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发掘,表明实验艺术创作在中国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也为观众走近和了解实验艺术提供了良好的机会。
一、作品特点——当代、传统与主题性创作
本届展览作品的特点体现在三方面:一是用实验视角捕捉当代问题;二是对传统文化的释读和运用;三是出现了一些利用实验艺术手法进行主题性创作的作品。
首先,展览作品面向当代的社会现实,传递正向能量。中国美协主席、中央美术学院院长范迪安在参加实验艺术展区复评工作时指出,本届实验艺术展区“更加注重在主题立意上与社会生活现实产生关联。在许多作品中能够看到艺术家关切现实、关注生活,在自己的体验和艺术感受中,思考社会发展的共性问题,例如环境保护、家园建设、自然生态修复,以及不同社会阶层的生活现状等等”。事实上,气象万千、发展迅疾的中国当代社会为实验艺术提供了特殊的、极佳的内容和灵感,使得中国实验艺术创作逐步探索出自己的特色,正如《中国美术报》殷铄所指出的:“当今中国的实验艺术家已经完全融入了全球主流当代艺术的潮流,而不再限于对某些西方艺术风格和样式的模仿。”〔1〕
实验艺术由于它本身的先锋性,势必要提出问题并呈现问题,但这些问题的提出是正向的、建设性的,而非消极的、拆解的,不是为宣泄情绪或制造纷乱,而是敢于也便于用多元、直观的方式揭示社会问题,力图引起社会各界的注意,从而寻求可行的解题路径。正如《中国文化报》施晓琴所指出的,实验艺术的实质是“以有价值的主题表达作为前提,寻找最契合的材质与技术媒介语言进行表现……其实验性就在于打通艺术的门类界限,突破既有的艺术框架,对惯性的艺术观念、理论进行反思、改写,不断延伸艺术所涉及的领域等”。〔2〕
这当中,有许多作品关注人与自然环境和万物如何和谐相处的议题,如刘行的《动物车间》、黄君源的《螽斯羽》、冯远的《哀鸿道——候鸟南飞之殇》等。周子书的《听海》既有对自然环境的关注,也有对乡村的关怀。阿克切坎勒村是新疆墨玉县一个沙漠边的偏僻小村庄,3亿年前这里原本是海洋,如今这里网络信号差,与外界缺少联系,但这里有一个全村人都能听到的广播站,作者周子书利用广播播放了在青海海边录制的大海的声音,与当地人一起畅想外面的世界。解勇的《语言暴力》的灵感来自那些因儿时遭受语言暴力伤害而酿成日后犯罪的真实案例,艺术家将一些负面、消极的语言的笔画拆解、拼装成“凶器”,将语言暴力的伤害以直击人心的方式呈现出来,如将“猪脑子”“丢人”“废物”“怎么不去死”分别拼装成枪、斧子、刀。作品同时加入了互动环节,邀请孩子和家长共同完成由“暴力语言”到“暴力武器”的转换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