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来到九一书画艺术品空间 WWW.SHUHUA91.COM
当前位置:首页 >> 书画名家
杨力舟
0
发布时间:2022-09-24

0.webp.jpg

杨力舟,1942年3月5日生,山西临猗县人。 1957年入西安美术学院学习绘画、雕塑。


1959年与王迎春首次合作工笔四条屏《四女图》,并发表。


1961年西安美术学院附中毕业。入该院大学部油画系。


1966年西安美术学院毕业。


1968年在山西太原印刷厂从事印刷设计。


1972年调进山西省美术创作组从事油画、国画创作。


1978年考入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人物画研究班深造。得到叶浅予、蒋兆和、李可染诸多名家指点,并加入中国美术家协会。


1980年中央美术学院国画系研究班毕业,与王迎春合作三联画《黄河在咆哮》及《农乐图》获叶浅予奖学金,同年赴杭州展出,后又到沈阳、重庆、广州展出。在香港参加“中央美术学院研究生毕业作品展览”。分配到文化部中国画创作组工作,参加筹建中国画研究院。


1982年在河南开封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联展》,展出作品70幅。


1984年与王迎春合作国画《太行铁壁》,连环画《小二黑结婚》参加全国第六届美术作品展览。前者获优秀作品金质奖,北京市建国三十五周年文艺作品荣誉奖。调文化部艺术局任美术处处长。


1985年《太行铁壁》获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二届文艺评奖大奖。当选为中国美术家协会常务理事。


1986年《小二黑结婚》获全国第二届连环画二等奖。曾参加香港《当代中国画展》,苏联莫斯科、明斯克《中国现代绘画展览》,印度新德里《中国当代绘画展》,东方美术交流学会画展,赴日本、澳大利亚等地展览。


1987年在内蒙古呼和浩特举办《杨力舟、王迎春国画新作展》。1988年在台湾台北举办画展。


1989年调任中国美术馆常务副馆长、国家一级美术师。


出版有:《杨力舟画集》《杨力舟画选》《杨力舟速写集》《杨力舟·王迎春画集》《当代画史经典作品集·杨力舟卷》《国家重大历史题材美术创作工程入选画家作品集·王迎春杨力舟卷》《艺苑摭言》(文集)等。


艰辛起步

1942年,杨力舟生于山西临猗县一个农民家庭,因为贫病交加,一岁时母亲被盲肠炎夺走了年轻的生命。据后来大人们告诉他,母亲在临行之前,还把他抱在怀里最后一次喝下她的乳汁。5岁时,杨力舟过继给姑父母,由山西老家投奔兰州。养父母曾希望杨力舟学医,哪怕兵荒马乱,也能有碗饭吃。没想到他却爱上了绘画,跟着高年级的画友写写画画。又偶然遇到一位来自山西老家的文化人,教他练习书法。后来,汪希曾由南艺毕业后支援大西北,在回民中学任教,杨力舟跟他学画,画静物、画油画,自此接触到西方绘画。高年级的杨国光、潘兹培等画友率先考上西安美院附中,把杨力舟也带上了这条路。


同学少年

1957年,15岁的杨力舟独自背个铺盖卷到西安应考。同时考取的还有一位山西女同乡叫王迎春。40人的班级里,他们是年纪最小的学生,也是学习最用功的学生。第三学年学校分专业,他与王迎春商定各学一套,分头攻关。杨选择油画和雕塑专业,王选择国画和雕塑专业。为了齐心协力画大画而努力多学一些本领。


《四女图》是反映劳动妇女离开锅台、炕头,走向田间地头、生产一线的情景,作品的主人公均有生活原型。王迎春擅长捕捉灵感,胆识过人,充满创作激情。《四女图》由她起稿,却因准备不足而显得力不从心,杨力舟自告奋勇,帮助她完成了此作,被《陕西画报》刊用,时间是1959年。这是他们两人第一次合作、第一次发表作品,并由此走到一起,成就了一生姻缘。


艺术伉俪

1966年他们毕业分配到北京,却又因故离职,双双回到山西太原,到一家印刷厂上班。1970年,杨力舟与王迎春联手创作了油画《平型关大捷》,是他们从西安美院毕业之后的第一幅主题性创作,当时曾专门到某部杨力舟与爱人王迎春

体验生活,沿晋北长城一带收集素材,直到作品出炉,历时达一年之久。《平型关大捷》以写实手法刻画了典型环境下的英雄群像。到了1972年,这对从未放下过画笔的“黄金搭档”创作了油画《文武之道,一张一弛》。随后创作了国画《挖山不止》。他们同陈永贵很熟,早在多年前就曾给他画过像,画罢了请他签名,老陈笑说,我这两天刚学会写“陈永贵”这三个字,这会儿就用上了。他们曾多次到大寨体验生活,协助大寨展览馆开展工作,与陈永贵一同参加劳动,耳濡目染,作画时的心情迫不及待,白天下地干活,收工之后连夜画出素描稿。


如果说《文武之道》《挖山不止》《给毛主席写信》等作品还只是开局,是其成名作,那么,《黄河在咆哮》《火线上的姐妹》《太行铁壁》《小二黑结婚》等则是其代表作,标志杨力舟、王迎春的创作迎来巅峰期。

11.jpg

10.webp.jpg

12.jpg

Tags: